1. <track id="ftdux"><del id="ftdux"></del></track><li id="ftdux"><ruby id="ftdux"></ruby></li>
    2. <track id="ftdux"></track>

      1. 中國醫學氣功學會中醫導引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

        2021-06-03 作者:道生 來源:道生醫療

        image.png


        2021年5月28-29日,由中國醫學氣功學會主辦、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承辦、上海道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中國醫學氣功學會中醫導引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全國中醫導引學術研討會在天津匯高花園酒店隆重召開。

        本次會議,以“傳承氣功導引、服務中醫臨床”為主題,旨在有效凝聚中醫導引學術資源,推進中醫導引傳承與應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原司長、中國民族醫藥學會會長許志仁,國家中醫藥博物館館長楊榮臣,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處長崔永勝,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院長房敏,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薛立功,南方醫科大學教授原林,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副院長黃國東,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黨委書記王向華,中國醫學氣功學會秘書長、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副院長張海波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中醫醫療機構、中醫院校、中醫氣功相關科研與健身機構的專家學者和部分高校的研究生等120余人參加會議。
        image.png
        5月28日完成了中國醫學氣功學會中醫導引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選舉工作,由中國醫學氣功學會辦公室主任楊曉玲主持。會議選舉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主任吳金鵬為主任委員,河北省中醫醫院主任醫師王艷君、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馬麗紅、廣東省中醫院主任醫師郭新峰、山東省中醫院主任醫師畢鴻雁、上海中醫藥大學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副研究員朱清廣、上海道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春清為副主任委員,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副主任醫師潘明甫、廣東省中醫院主治醫師肖春生、北京市石景山區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于志謀為青年副主任委員,聘請北京市石景山區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于志謀為秘書長(兼),廣西國際壯醫醫院護理部主任林琴、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科研助理殷佳為副秘書長。聘請中國中醫科學院薛立功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原林教授為名譽主任委員。
        image.png
        5月29日上午召開中國醫學氣功學會中醫導引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由郭新峰副主任委員主持,中國醫學氣功學會副秘書長侯海龍宣讀中國醫學氣功學會中醫導引專業委員會選舉結果。中國醫學氣功學會秘書長張海波代表主辦單位致辭,扼要分析了當前中醫氣功發展形勢,強調中國醫學氣功學會中醫導引專業委員會的成立對中醫氣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各位委員嚴格按照民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有關要求,在學會《章程》的規定范圍內積極開展工作,并宣布中國醫學氣功學會中醫導引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承辦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黨委書記王向華、協辦單位上海道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春清、嘉賓代表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副院長黃國東分別致辭,大家均表示了對中國醫學氣功學會中醫導引專業委員會的肯定與支持。
        image.png
        隨后,播放了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常務副院長商洪才、山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李剛、南方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肖煒、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中醫科主任馮利、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附屬康復醫院院長呂澤平、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盧傳堅、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主任胡平、西藏自治區藏醫院院長白瑪央珍的祝賀視頻,嘉賓們通過視頻的方式,對中國醫學氣功學會中醫導引專業委員會的成立與首屆全國中醫導引學術研討會的召開致以熱烈祝賀與美好祝福。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原司長、中國民族醫藥學會會長許志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原副司長、國家中醫藥博物館館長楊榮臣分別致辭。許志仁會長從國家政策層面梳理了中醫氣功的管理與發展歷程,指出中醫氣功需要明確所針對疾病的范圍,制定標準,遵循倫理學原則,并引用習總書記所說過的:“中醫藥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這句話,強調了要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中醫藥、包括中醫氣功的發展,中醫氣功要以療效為首要目標,為助力百姓健康、構建健康中國發揮自身價值。楊榮臣館長指出當前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最好時機,中醫導引既是一項中醫的診療技術,也是中醫的保健技術,要納入到臨床路徑、診療方案、診療指南等相關的醫學技術文件當中去,在臨床上獲得更大范圍的應用。同時中醫導引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要注意挖掘梳理,在做好繼承的同時,更新理念,守正創新,充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與當代語言把優秀文化詮釋好、傳播好。


        精彩鏡頭

        SHOTS


        image.png
        中國醫學氣功學會秘書長張海波為專委會授牌,并為新當選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和青年副主任委員頒發證書,吳金鵬主任委員為秘書長、副秘書長和名譽主任委員頒發聘書。中醫導引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吳金鵬致辭,感謝大家支持,并向中醫氣功界前輩致敬,表明了將積極團結各位委員,群策群力,共同把中國醫學氣功學會中醫導引專委會建設好,發展好的決心。會場所有嘉賓與參會人員欣賞了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北京市石景山中醫院、廣西國際壯醫醫院代表的功法演示。
        image.png

        在中國醫學氣功學會中醫導引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之后進行了特邀專家報告。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院長房敏教授作題為《中醫導引學術的源流、方向與未來》報告,對中醫導引的現狀、歷代認識、特點與現代研究、科學辯證認識、發展展望進行了獨到的講解與思考。南方醫科大學原林教授作題為《中醫導引的理論新支撐:筋膜學》報告,從東方的人體觀與方法論開始講起,對筋膜學進行深入介紹,強調中醫要敢于突破,充分利用批判性思維,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科學的評估與建模,才能長足發展。郭新峰副主任委員作題為《中醫氣功導引臨床研究的循證醫學思考》報告,從循證醫學、臨床流行病學的角度對中醫氣功導引學術研究現狀進行剖析,講解了中醫與循證的關系,介紹了循證醫學的概念、原則、方法和中醫氣功導引的臨床研究現狀,分享了中醫導引臨床研究的循證醫學新思考。道生公司李曉霞作題為《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助力中醫導引臨床數據研究》報告,從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角度出發,介紹了多項相關核心技術,表明數字化、智能化是中醫臨床數據研究發展的新方向,列舉了利用先進人工智能技術與數據處理手段,助力廣東省中醫院、曙光醫院等多家機構進行科學研究,并助力國家永久空間站,構建航天員中醫健康數據資產。
        image.png

        精彩鏡頭

        SHOT

        5月29日下午由朱清廣、郭新峰、王艷君、潘明甫對專家報告進行主持。在專家報告會上,依次由上海中醫藥大學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朱清廣教授作了題為《抗疫強身功防治新冠肺炎的臨床應用與思考》報告,山東省中醫院畢鴻雁教授作題為《基于中醫導引術的康復臨床新體系建設思考》報告,廣西國際壯醫醫院護理部主任林琴作題為《壯醫三氣養生操的研究與應用》報告,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李保龍作題為《傳統功法對腦卒中患者下肢運動功能的影響》報告,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康復科李琳琳作題為《導引對帕金森患者康復臨床應用策略的思考》報告,重慶第二師范學院胡甜甜作題為《中醫導引力學刺激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研究》報告,河北省中醫醫院副院長王艷君作題為《中醫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經驗對導引臨床的啟示》報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連文璽作題為《中醫導引對本體感覺影響的生理學機制探討》報告,最后由主任委員吳金鵬作《中醫臨床導引處方的幾個關鍵問題》報告。

        image.png


        5月30日上午繼續開展了青年論壇和中醫導引學術發展座談會,來自山東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的青年學子分別發表了自己對中醫氣功導引的學術觀點,闡述了自己對相關研究領域的認識。最后,由主任委員吳金鵬主持了中醫導引學術發展座談會,座談會上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與青年學子發表了自己對氣功發展的想法與建議,并展開熱烈討論。

        中國醫學氣功學會中醫導引專業委員會是中國醫學氣功學會成立的第二個專業性二級機構,必將進一步凝聚中醫氣功與相關領域的學術資源,推進中醫導引的傳承發展與臨床應用,使中醫導引這一古老而嶄新的中醫氣功學術更好的服務健康中國建設,促進人民群眾身心健康。




        客服在線咨詢

        400-088-1900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聯系客服

        熱門文章

        1. 中醫診斷中醫理療行業的行業分析現狀

          中醫診斷中醫理療行業的行業分析現狀

          中醫理療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物理因素對人體產生有利反應,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它也是康復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因素通過局部直接作用和對神經和體液的間接作用引起人體反應,調節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等。以下是中醫理療行業的分析。

        2. 中醫診斷中醫藥文化的現代化轉型應該具備三種能力

          中醫診斷中醫藥文化的現代化轉型應該具備三種能力

          面對當代多元文化的沖擊,中醫文化的發展應該具備應對各種挑戰的能力。中醫藥文化的現代化轉型應該具備三種能力:解釋、對話和服務。中醫文化需要三種能力來連接多元文化。

        3. 中醫診斷設備中藥生態農業已成為中醫藥發展的必由之路

          中醫診斷設備中藥生態農業已成為中醫藥發展的必由之路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臨床和醫療保健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大量的中草藥逐漸從野生向栽培轉變。為了解決中藥生產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中藥生態農業的實踐和探索應運而生,已成為中醫藥發展的必由之路。

           


        4. 借助中醫綜合診斷系統進行科學合理的節氣養生

          借助中醫綜合診斷系統進行科學合理的節氣養生

          隨著立春的到來,人們可以明顯感覺到白天漸長,氣溫趨于上升,降水趨于增多。一年之計在于春。做好立春養生工作,可以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5. 中醫診斷中醫藥文化如何對接當代多元文化

          中醫診斷中醫藥文化如何對接當代多元文化

          《中醫藥文化建設十二五規劃》指出,中醫藥文化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藥事業的基礎和靈魂。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中醫藥文化如何對接當代多元文化。

        6. 如何進一步準確把握中醫文化的內涵,中醫藥文化如何轉型?

          如何進一步準確把握中醫文化的內涵,中醫藥文化如何轉型?

          如何進一步準確把握中醫文化的內涵,正確理解中醫文化的轉型發展,對促進中醫文化的繁榮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那么中醫藥文化如何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