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88-1900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聯系客服
2017-06-22 作者:道生 來源:道生醫療
近日,清華大學高端院中醫智慧醫療與大數據研究室發起并組織實施“中醫大數據與人工智能”課題組項目,該項目旨在面向國家和社會在智慧醫療、中醫大數據 、人工智能、云醫療服務領域之需求,打造產學研合作的創新型中醫藥服務應用示范平臺、大數據實證分析平臺和行業領導專家交流平臺,推動形成中醫藥服務的“互聯網+”新模式,為中醫現代化的產業化應用進行有益的探索。
道生醫療為“中醫大數據與人工智能”課題組項目技術支持單位。課題組依托以道生四診儀數據為支撐的云中醫服務平臺及相關技術,開展中醫大數據的采集、提交、分析及挖掘等工作,建設基于互聯網的“全國大樣本人口中醫四診數據及體質數據庫”,形成《中國人體質大數據分析報告》;打造技術創新的中醫智慧醫療與大數據研究學術高地;引領中醫藥臨床科研與治未病服務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發展。
2023年北京市中醫藥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總結了2022年的工作,全面部署了2023年北京市中醫藥重點工作。要求以實現中醫藥現代化為目標,以深化中醫藥綜合改革為出發點,以回歸、扭轉、解決問題、拓展四篇文章為路徑。
針灸目前面臨著國外產業化和去中國化的嚴峻挑戰,近期,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提出,從針灸學科的國際發展和話語權來說,需要積極實施“以我為主”的大科學計劃,引領國際針灸學科的學術發展。
中醫藥是全國各族人民在五千的斗爭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醫學科學。它是世界醫藥之林的瑰寶,為世界貢獻了中醫藥治療方案和中醫藥智慧。中醫藥院校是中醫藥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是中醫藥教育、人才和科技匯集的重要節點。如何利用產教融合體制機制打造中醫藥人才高地?
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發狀態,防控形勢總體向好,平穩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經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同心抗疫,中國取得了疫情防治的重大決定性勝利。
中醫理療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物理因素對人體產生有利反應,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它也是康復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因素通過局部直接作用和對神經和體液的間接作用引起人體反應,調節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等。以下是中醫理療行業的分析。
面對當代多元文化的沖擊,中醫文化的發展應該具備應對各種挑戰的能力。因此,中醫藥文化的現代化轉型應該具備三種能力:解釋、對話和服務。中醫文化需要三種能力來連接多元文化。